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25年4月份生物质能创新发展论坛上透露,截至2024年底,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多项核心指标实现跨越式增长: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达4599万千瓦,年发电量2083亿千瓦时,生物质供热约5亿焦耳,生物天然气产量5亿立方米。同时,生物柴油、燃料乙醇、生物甲醇及可持续航空燃料等生物质衍生品领域亦取得突破性进展,为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动能。
作为生物质能发电的重要技术路径,直燃发电系统依托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,展现出显著的经济与环境效益。论坛期间公布的技术细节显示,该系统由生物质燃料预处理、连续化输送、专用锅炉燃烧、汽轮发电、余热回收及灰渣综合利用等模块构成,实现了生物质能源“收集-转化-应用”的全链条闭环。
其中,生物质燃料预处理系统作为核心环节,通过破碎、除铁、干燥等预处理工艺,显著提升燃烧效率,降低设备损耗。数据显示,科学的预处理可使燃料热值利用率提升15%以上,并减少氮氧化物等排放。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专家指出,这一技术的成熟推广,标志着我国生物质能产业正从“规模扩张”迈向“提质增效”新阶段,为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。
论坛同时强调,随着生物质能技术的创新突破与政策支持力度加大,未来行业将聚焦原料稳定供应、储能技术优化、碳减排交易机制完善等方向,助力构建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。